“笑脸哥”凭什么“连续17年现场看春晚”
乔志峰
“笑脸哥”连续17年现场看春晚,与众星合影。被网友称作“春晚笑脸哥”的冉东生今年又出现在了央视羊年春晚的观众席上,这已经是他从1999年开始连续17年在现场参加央视春晚了。@春晚笑脸哥 微博还晒出了与众多明星的合影。“笑脸哥”是怎样神通广大,17年盘踞春晚观众席呢?“笑脸哥”表示:“其实,我在央视,并不认识哪位领导,真的是靠运气,一次次想办法从明星那里弄到门票进去的。”(2月20日人民网)
春晚是个制造名人和红人的地方。不光很多演员通过上春晚一炮而红、名利双收,就连某些观众也因机缘巧合在全国人民面前混了个脸熟,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“笑脸哥”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别的观众走红,或因长得漂亮,或因镜头多多,但基本上都是在某一届春晚上露脸而已,转瞬即逝;没有谁能够像“笑脸哥”一样连续17年都抢镜、笑口常开。上一年春晚不难,难的是年年上春晚;年年上春晚不算最牛,最牛的是常常都有镜头。“笑脸哥”,算你牛!
连续17年在除夕之夜放弃跟家人团聚,坐在春晚的观众席上露齿而笑、随时准备鼓掌,“笑脸哥”确实够执着,堪称春晚的铁杆粉丝、忠实拥泵。然而,这个“铁杆粉丝”最让我们震撼的,并非他的执着,亦非他的“运气”,而是他的“实力”——他咋就年年能拿到春晚的门票呢?要知道,春晚的门票比春运的火车票还稀缺、还难搞。有媒体曾揭秘春晚现场观众,称“非官即富,露脸一秒或值几百万”。并披露:央视春晚现场观众门票发放严格,台内的台长、导演组会适当分配几张,台外的国家领导人、各界名人也都有指标;还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是广告客户,据悉,露脸一秒,背后也许有着几百万的广告交易。这难免让人好奇,“笑脸哥”17年上春晚,到底是何方神圣?虽不一定说明他是个“大人物”,但最起码说明他是个“有能耐”、“有办法”或者“有关系”的人。
不过,“笑脸哥”却回应说,自己是“搞艺术的”,并不认识央视领导,春晚门票是通过“结交春晚大牌明星艺术家”要来的。结交大牌明星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,对普通人而言,想单独见大明星一面都难,更甭提拉关系甚至索要春晚门票了。而倒卖春晚门票的新闻几乎每年都会看到,一张票炒到几万元也并不罕见。这倒也不难理解,春晚万众瞩目,春晚门票自然就成了稀缺资源。这么说,并不是想质疑“笑脸哥”,但想去春晚现场看直播的人很多,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种好运,而“笑脸哥”们却可以连续N年上春晚,这里边肯定有值得玩味的地方,说不定还隐藏着一些“不能说太细”的内情。
“连续17年现场看春晚”为何引人瞩目?一方面,是因为春晚地位特殊,不是谁想上就能上。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春晚门票的分配机制不公开、不透明。曾有倒卖春晚门票者声称:“上家每年给领导送票,不看就卖呗。”让我们似乎从春晚门票中嗅到了些许异样的味道——这里边有没有利益交换?这里边有没有权力寻租?如果这些猜测确实存在,那么春晚门票不仅是一个“生财之道”,更是一个“公关之道”,甚至其背后还不排除已经形成一条独特的“利益链”的可能。而那些手握春晚门票分配大权的人物,很可能成为最大的“既得利益者”。记得去年,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央视春晚后质疑冯小刚,称其利用春晚暴敛红利,把马年春晚办成了史上最烂文化烂尾楼,并请相关部门必须问责。该不该问责冯小刚,或许有待商榷;但我觉得,改革一下春晚门票的分配机制,分几张门票给普通观众、不让上春晚成为“笑脸哥”们的专利,却是可行的,也是必须的。
新闻链接
http://news.163.com/15/0220/17/AITQU2S800011229.html
春晚现场观众露脸一秒几百万
http://sh.sina.com.cn/citylink/jk/t_sjbj/2014-01-22/1018507826.html
清华教授肖鹰:冯小刚把春晚办成文化烂尾楼
http://news.163.com/14/0207/11/9KFRRSMF00014Q4P.html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