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英语语法记忆勿忘我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3

[转载]细数那些“偏科”严重却终成大器的大师们

$
0
0


细数那些“偏科”严重却终成大器的大师们



钱伟长数理化一共25分,被清华录取

根据钱伟长自己的介绍,他当年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,但物理只有5分,数学、化学共考了20分,英文因没学过是零分。但钱先生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了。这样的成绩,别说清华,就连普通高校,也只能望门兴叹。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,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,钱先生拍案而起:我不读历史系了,我要学造飞机大炮。虽经周折,钱先生还是成功转系,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者,却多了一位科学大师。




罗家伦数学零分上北大

1917年,罗家伦想修外文,投考北京大学文科,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。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,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。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。

原来,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,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。取弃争论之际,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,破格录取罗家伦。罗家伦后来成为“五四”民主与科学“新文化”运动的旗手,传诵一时的《五四宣言》,便是他的手笔。




钱钟书数学15分上清华

1929年,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遇到了钱钟书。当时钱钟书国文特优、英文满分、数学15分,只比罗家伦当年考北京大学略胜一筹,但是罗家伦在钱钟书的名字上大笔一勾,破格录取。钱钟书后来学贯古今,兼修中外,曾领衔翻译《毛泽东选集》英文版。《围城》、《管锥编》、《谈艺录》、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等著作,一度使其驰骋学界,赢得国学泰斗之誉。




季羡林数学考4分却报数学系

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撰写季羡林回忆录《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》时,知道季老小时候学习严重偏科,为此,钱文忠教授还做了细致的调查。他先是问季老本人当年高考时数学考了多少,季老只说“很低的”,其他并不多言。锲而不舍的钱文忠教授于是去查了清华大学的档案,发现百分制的数学考卷,季老只考了4分,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数学系,真是令人难以想像。




臧克家数学零分被破格录取

1930年,二十六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(今山东大学),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:一是《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?》,二是《生活杂感》,两题任选,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。他写的《生活杂感》只有三句话:“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,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,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!”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“杂感”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,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,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,破例给了他九十八分的高分。结果,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只吃了“零蛋”,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。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,也是因作文过于优异(其它科目平平)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的,闻一多对臧克家恐怕也有“惺惺相惜”的心理吧。臧克家因此成为闻一多的高足爱徒,与另一诗人陈梦家合称“闻门二家”。




吴晗数学零分被清华录取

1930年吴晗报考北京大学时,国文、英文各得了一百分,数学却考了零分,北大不予录取。他不甘心,又转考清华大学,结果国文、英文又考了一百分,数学依然是零分。

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,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历史系学生。吴晗果然不负众望,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、明史专家,其杂文《谈骨气》还入选中学课本,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。


结语:看看万恶的旧中国,想想现在的新中国,读书人一声长叹!

来源:我们爱拍砖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3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